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东海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资讯来源:文明在线    发布时间:2017-11-15

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教

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开始全面深化思政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工作。为此,制定以下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指引,抓住课程改革这个核心环节,牢固占据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阵地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真正落实“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育人理念,全面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标。

二、    组织机构:

为有效推进学校的思政课程深化改革及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工作,根据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见附表)。

 

附表1: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

姓名

学校职务

领导小组构成

赵佩琪

党委书记

组长

项家祥

校长

组长

尹雷芳

教学校长

副组长

李希萌

两办主任

组员

高慧珠

人事处长

组员

黄苏飞

社科部主任

组员

杨瑾

学工部长

组员

何民乐

教务处副处长

组员

严玉康

经管学院院长

组员

顾惠忠

艺术学院院长

组员

钱关祥

护理学院院长

组员

周梦华

航空学院院长

组员

吴静芳

商学院院长

组员

杨萍

机电学院院长

组员

王平

传媒学院院长

组员

吴江华

基础部主任

组员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协调学校各部门组织课程思政改革工作,负责课程思政改革指导工作。

 

附表2: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

姓名

学校职务

办公室构成

何民乐

教务处副处长

主任

黄苏飞

社科部主任

副主任

张菊芳

质管办主任

成员

周肇光

图书馆馆长

成员

胡阿佳

学工部副部长

成员

杨和平

工会副主席

成员

邵引

团委书记

成员

李杰

经管学院副院长

成员

金玲慧

商学院副院长

成员

孙莉

艺术学院副院长

成员

桑未心

护理学院副院长

成员

张敏

航空学院副院长

成员

袁冬琴

机电学院院长助理

成员

左田田

传媒学院院长助理

成员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负责课程思政改革试行工作的策划,组织思政课程的深化改革、协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政渗透的建设工作。

三、    改革路径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本质要

求,注重发挥学校教育“三全育人”的教育合力作用,着眼“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通的育人形式。

(一)      思政课程深化改革:重在价值引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校党委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为了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教育中的育人作用,社科部要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 感染力。社科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东海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成长特点,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一要引领学生,勤于学习,认真求知,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要引领学生注重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大势,努力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二要引领学生崇德修身、砥砺品格,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着重引领学生把正确的认知、自觉的养成,积极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原则,加强法律修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三要引领学生明辨是非、坚定自励,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到择善固守、从容自信。要重点引领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正确的“三观”对待社会万象和人生历程,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面前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和理性选择。四要引领学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要注重引领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自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积极奉献社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同时根据上海市教委的文件精神,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美丽中国》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板块:一、理想与奋斗(四讲,分别由校领导授课);二、工匠精神与强国之梦 (六讲,分别由二级学院的院长及校外专家授课);三、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五讲,分别请校外专家学者讲课);四、美丽中国之发现(六个主题活动,由社科部、学工部、团委分别负责)。课程从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开设。

(二)综合素养课程思政:重在人文培育

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校要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等。所以,学校将广泛动员教师开设短学时选修课、制作综合素养拓展类微课、制作或引进网课等形式开设综合素养类课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

同时,由基础部负责实施在已有的通识类课程(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等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在通识类课程中挖掘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公民行为准则、人文综合素养等内容,与课程有机结合,开展课堂教学。

要求所有上述课程都要有教学设计,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写成教案。条件成熟,学校将开展通识类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比武。

(二)      专业课程思政:重在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

    鉴于经管学院和护理学院的专业特殊性,学校将选择这两个学院作为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改革试点设想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思政目标(也即方案中的素质目标部分),整理出会计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公民修养、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等要求,然后把这些要求融入相应的专业课程,写出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含课程对应的思政内容、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实施等)。课程思政最终实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目标,实现专业人才综合素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其他学院的课程思政改革,由各学院选择专业和课程,请专业老师列出课程中所要结合的思政内容、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措施。

如艺术学院,他们将以指导学生提交作品、设计说明(自拟以“德育”为主题),并予以展示的方法;通过本学期“以技能为德”的德育微课堂,每位专职教师挑选优秀作品及设计说明(字数不限)提交学校展览等开展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院据此评选学院德育先进工作者,并作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的年终考核依据。

比如商学院,院领导已经布置了德育微课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时间节点,提醒老师们要选好题材,打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

航空学院也已要求专业教师选择课程开展改革。已有五位专职教师初拟了方案,学校会组织力量对这些方案进行审核研讨,条件成熟,下学期开始实施。

(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名称及其负责人见附件)

上述课程改革要注意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避免出现 “课前5分钟思政教育”现象或者不与专业结合的单列思政教学情况,杜绝形式主义、走过场。要注意过程记录,持续积累学生反映和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希望形成示范效应。

四、    制度保障: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百年树人的课堂教学改革长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给予切实保障。学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制度保障。

(一)      制度保障

1、         教学文件保障:

学校从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入手,在各专业人才培

养目标中重新梳理相应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与态度情感等思政目标,并在培养方案的保障措施里有达成目标的具体做法。

在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中,对各门课程提出思政目标。有具体内容、具体目标、实施方法、评价方案和持续提升等措施。

2、         奖惩制度

学校教务处将会同人事处,制订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

考核办法和奖惩方案。将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表现引入教师考核。对课堂中有违背党中央思想路线、政策主张,违背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公民修养的教学内容,再考核时记负分,情节严重者,将对涉案教师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对教师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入课堂,给学生带去的不利影响,也要严肃处理。以确保课堂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地位。同时,对积极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在各类课程教学中,科学融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师,给予考核加分鼓励,表现突出者,设专项给予奖励。

(二)师资保障

首先,在教师队伍中广泛宣传“三全育人”的理念,重申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强调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要求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牢固树立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体责任。

其次,培育一支学校课程思政的精兵强将。聚集各课程的

优秀教师,组成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各院系、专业要充分挖掘课程领军人物的智慧,带领相关院系、专业教师极致发挥在课程思政的主导作用。

再次,学校、院系各级领导组成讲师团。各级领导有丰厚的政治资源和高超的专业特长,他们可以调动自己的深厚积累,或在全校范围组织宣讲,或轮流去各院系授课,以强化课程思政的力量,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最后,积极引入社会资源。聘请各高校有课程思政经验的教师,把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我们学生分享,充实本校的课程思政师资。我们还要动员各种社会关系,请在各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劳模,在各行业术有专攻的工匠等等,组成立体教育体系,构成我校强大的思政教育力量,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三)资金保障

    为切实推进东海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工作,学校将拨出一定的资金,在思政课程“三位一体”建设中、在系列中国讲座的开发中、在引入校外思政教学力量等工作中有效投入。(具体安排请领导决策)。

五、    进程计划

(一)      筹划阶段:20174月——6

该阶段学校主要做好几项工作:1、成立落实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20174月);2、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研讨活动(20174月、5月);3、外出学习课程思政先进高校的理念、方法(20174月去上海中医药大学);4、邀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领导到校介绍成功经验(20175月);5、制定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20175月)。

(二)      试点阶段:20177月——20186

1、成立各院部课程思政工作小组

成立由院长、部长为组长、学工部主任、专业主任和试点课程负责人为成员的院部课程思政工作小组,负责落实院部内课程思政教学教育改革试点工作。

2、学校选择试点专业(完成两个专业的主要课程改革)

如前所述,学校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思政点较突出的会计

专业和护理专业先行先试,做出一个试行方案,寻找突破口,形成成功经验再行推广。

3、院部研究选择试点课程(全校选择20门以上课程)

各院部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指导下,由院部工作小组负责根据本院部专业特点,选择试点课程(每个专业一门以上),落实、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三)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工作阶段:2018年以后

在各院部试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的得失,提出改进完善办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全面推行。争取在两年后,全校主要课程都有机融入思政内容,建成学校较为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思政课程完全贴近学生、问题导向;综合素养课程辅助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巧妙融入思政教学点,帮助学生解决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等问题。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