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护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资讯来源:文明在线    发布时间:2017-06-15

护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护理学院钱关祥院长组织全体老师展开讨论,让每一位老师都认识到老师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永远不会过时,更需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

    一、指导思想

    钱院长说如何定位教室里授课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纲领,落实在对护士职业道德养成的教育之中,从而,培养具有现代社会工匠精神的高级护士。

    二、实施方案

  (一)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护理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课程思政改革试行工作的策划,指导监督和检查。同时要求学院专兼职老师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姓名

学校职务

小组构成

职责

钱关祥

护理学院院长

组长

总体策划、协调

刘宝裕

护理学院副院长

副组长

组织管理策划

桑未心

护理学院副院长

副组长

组织管理策划

杨钱娟

护理学院学工主任

组员

负责课程思政学生管理

林晓云

护理专业主任

组员

负责临床护理类课程思政教改

鞠晓红

临床护理教研室

组员

负责《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改

张晓宇

基础医学教研室

组员

负责《实用护理药理学》课程思政教改

龚懿

护理学院办公室主任

组员

负责改革保障工作

 

  (二)选取两门核心课程试点

在护理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和基础医学教研室中各选择一门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教改的试点。不论哪个教研室的教改课程,都以“中华优秀医德文化”融入课堂和实训教学。

    1临床护理教研室以《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口腔护理”为试点。

1在理论授课时结合中国荣获国际南丁格尔奖章的护士,上海市优秀护士的先进事迹作为培养学生的护士职业素养的正能量教材;与此同时,结合临床护理中可能发生差错的案例,向学生敲响警钟,让学生懂得不负责的护士将祸害患者、家属和社会,从而让学生肩负作为一名护士的社会责任。具有良好护士职业道德的护士不仅能挽救一名患者的生命,还能给患者家属维护一个安康的家庭,更能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稳定的因素。

2融入思政的实训课。将原来只体现“护理技能步骤”评分内容增补“护士职业素养”评分内容,将理论授课中讲授的中华优秀医德文化落实在整个“口腔护理”的实训中。老师示教口腔护理技能步骤时,更需讲解为何这个步骤体现护士职业素养?让每位学生既学会口腔护理的技能,更懂得口腔护理时体现一名护士应该具备的护士职业素养,将前期思政课中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实在在地融入护士的口腔护理中,提高患者和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

3原来口腔护理的护理技能权重100,教改后的口腔护理的护理技能权重78,护理职业素养22,将貌似空洞的护士职业素质,量化为具体的分值,让师生能直观地体验护士职业素养的成长过程。

2、基础医学教研室以《实用护理药理学》为试点。

1人文关怀理论教育方面。在课堂理论授课中结合当前所学知识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引入13个相关案例,每个案例设置2个思考题,思考题不设置标准答案,但答题情况要计入平时成绩。如成瘾性药物的使用与管理案例、妇科用药个体差异案例等。

2学生人文关怀应用与实践。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导设计、实施,通过展板、小讲座、问卷调查等,面向校园内广大师生进行“合理使用药物”、“认识生活中的药物”等宣传。教师可利用这类活动了解学生各项能力以及学生的爱好、心理趋势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所参加的宣传活动,将按照分工、成果计入平时成绩加分项。

3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课余时间教师团队深入学生生活、工作,了解学生的兴趣、课余活动并和学生们互相分享生活或工作趣事,讨论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有困难或者障碍的学生及时予以帮助和疏导,让学生体会到大学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或实训室,还要走出校园,开拓眼界。

(三)进程安排

1筹划阶段:20174月~6

1在此阶段成立工作小组

2召开多层次全体教师座谈会,贯彻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报告讲座,去中医大等姐妹院校学习、调研,让护理学院每一位老师、辅导员、行政人员都明白高校的阵地属于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战场,让我们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份社会的责任。

2试点阶段:

20176月~20177,分别书写《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口腔护理”和《实用护理药理学》教改方案、落实教改的教材。

1)各位老师上网查找截止2017512日,共79名中国的南丁格尔获奖者和上海市优秀护士的先进事迹;及警钟长鸣的教材。

   

 

 

 

2书写护理职业素质版的口腔护理操作评价指标。在16级的口腔护理教学中试点使用。印刷护理职业素质版的口腔护理操作评价指标下发给任课老师、实训课的带教老师、全年级学生。

3)书写用药护理与法规有关的典型案例,如成瘾性药物的使用与管理案例、妇科用药个体差异案例等。16级的最后一堂课试点授课。

4)设计问卷调查表,学期结束前,收集、分析数据,

总结试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建设方案,从教学目标、编写《护理职业素质版的各项护理操作流程评价指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基础护理学》、《实用护理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方案。

20179月~20189

120179月在今后两个学年《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全面推广使用。完成126课时《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改,召集护理学院的师生总结研讨会。

220179月以学生主导设计、实施,通过展板、小讲座、问卷调查等,面向校园内广大师生进行合理使用药物认识生活中的药物等宣传。

3)从20183月起,两个教研室老师,在已有的

师生工作坊,轮流值班,了解学生的兴趣、课余活动并和学生们互相分享生活或工作趣事,讨论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有困难或者障碍的学生及时予以帮助和疏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在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环境下思考,逐渐培养、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素质。

4)从20189月起,将教改成果推广到临床护理教研室的每一门课程中,充分体现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

三、制度保障

(一)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和护理学院分别成立自上而下的各级领导和管理职能的机构,全方位地给予指导、策划、协调、监督课程思政的开始、持续地进行。

(二)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对课程思政开设课题,激励老师们不仅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还要用科研的思维,不断地完善教改的科学性。将课程思政开展情况作为教师评奖评优的一个重要条件,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助于专业老师自觉地坚持在教室里、校园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落实“教书育人”的理念,

 抓住课程思政教改的契机,牢固占据学校育人在培养社会主义科技人才的主战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实训室教学、校园内护理专业公益活动等,全方位、全过程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加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民喜欢的优秀护士。

      

                                护理学院

                                        201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