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综述

资讯来源:文明在线    发布时间:2017-05-10

一、思政课程理论奠基,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多年来,我校始终把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规定,学校于2009年将政治教研室独立出基础教学部,正式成立马列教研部(后更名为社会科学部),在校党委书记的亲自领导下,统一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实践。

目前社科部承担3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4门综合素养课(《生涯规划》、《求职实务》、《大学生心理健康》、《劳动保障与创新创业法律实务》)的教学。有3门校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正在申报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多次获得校教学成果奖。

2017年开设的“美丽中国”系列课程中,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为学生授课。1031日,“美丽中国”系列思政课邀请校长项家祥、党委书记赵佩琪分别作了《最美中国——中国科技的今天》、《雪域情怀青春无悔》的主题讲座,经管学院、护理学院师生共800余人聆听。

 

 17095图片4.jpg

 

 16786IMG_0370_副本.jpg

 

16786DSC_4807_副本.jpg

 

二、课程思政价值引领,育人功能作用明显

学校课堂教学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东海学院始终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书育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学校更强化了这一意识,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为此,东海学院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建立组织机构

为有效推进学校的思政课程深化改革及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工作,根据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

1、成立学校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协调学校各部门组织课程思政改革工作,负责课程思政改革指导工作。

2、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综合素养类课程建设及各二级学院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指导工作。

3、成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负责课程思政改革试行工作的策划,组织思政课程的深化改革、协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政渗透的建设工作。

(二)建设“中国系列”课程,实现价值引领

东海学院开设“中国系列”课程从《美丽中国》入手,希望通过向学生介绍新中国的大好河山和建设成果,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学习前辈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奉献精神。

《美丽中国》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板块:一、理想与奋斗(四讲,分别由校领导授课);二、工匠精神与强国之梦 (六讲,分别由二级学院的院长及校外专家授课);三、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五讲,分别请校外专家学者讲课);四、美丽中国之发现(六个主题活动,由社科部、学工部、团委分别负责)。课程从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开设。(《美丽中国》课程系列见附件一)

(三)综合素养课程思政:重在人文培育

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校要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等。所以,学校将广泛动员教师开设短学时选修课、制作综合素养拓展类微课、制作或引进网课等形式开设综合素养类课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

同时,由基础部负责实施在已有的通识类课程(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等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在通识类课程中挖掘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公民行为准则、人文综合素养等内容,与课程有机结合,开展课堂教学。

要求所有上述课程都要有教学设计,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写成教案。条件成熟,学校将开展通识类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比武。

(四)专业课程思政:重在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

 鉴于经管学院和护理学院的专业特殊性,学校将选择这两个学院作为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改革试点设想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思政目标(也即方案中的素质目标部分),整理出会计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公民修养、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等要求,然后把这些要求融入相应的专业课程,写出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含课程对应的思政内容、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实施等)。课程思政最终实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目标,实现专业人才综合素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其他学院的课程思政改革,由各学院选择专业和课程,请专业老师列出课程中所要结合的思政内容、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措施。

如艺术学院,他们将以指导学生提交作品、设计说明(自拟以“德育”为主题),并予以展示的方法;通过本学期“以技能为德”的德育微课堂,每位专职教师挑选优秀作品及设计说明(字数不限)提交学校展览等开展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院据此评选学院德育先进工作者,并作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的年终考核依据。

比如商学院,院领导已经布置了德育微课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时间节点,提醒老师们要选好题材,打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

从中央的重视和要求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以推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再次提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要求我校继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建设。

我校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3月份,参与由“全国高校师生基本情况滚动调查课题组”组织进行的“2017年高校学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9月份,对入校新生进行“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新生调查问卷(2017级)”。

学生工作部组织开展“一餐,一席谈”——“校领导午餐会”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校领导与学生的交流,围绕“聆听学生心声,贴近学生需求,促进学校发展”主题,就同学们关心的读书游学、专业学习、考证实习等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适时把握学生思想状况,提高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微信图片_20181022142646.png

 

 

三、定期开展动态调研,热点难点把握及时

从中央的重视和要求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以推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再次提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要求我校继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建设。

我校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3月份,参与由“全国高校师生基本情况滚动调查课题组”组织进行的“2017年高校学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9月份,对入校新生进行“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新生调查问卷(2017级)”。

学生工作部组织开展“一餐,一席谈”——“校领导午餐会”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校领导与学生的交流,围绕“聆听学生心声,贴近学生需求,促进学校发展”主题,就同学们关心的读书游学、专业学习、考证实习等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适时把握学生思想状况,提高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6890NeoImage_副本_副本.jpg

 

  14802DSC_4694_副本.jpg

 

四、加强意识工作领导,管理制度完善规范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的意见》(教党〔201132 号)及《关于强化高校党委政治责任 加强论坛、讲坛等管理的通知》(教党函〔201619 号)精神,学校特制定了《校内讲座、报告会和研讨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责任,归口审批、资源共享、规范管理;

结合安全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校内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通知》,

加强和规范校内大型活动的严格管理,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切实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从制度上为繁荣学校校园文化、促进学术交流、丰富师生文化生活,为学校发展稳定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