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学院师生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反响热烈
5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5月4日上午,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召开了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讲话学习讨论会。全校师生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新媒体等平台学习了重要讲话,反响热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校长项家祥教授在学习讨论会上深有感触的说“大事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培养学生扎扎实实的学到一些知识,掌握一种本领,常怀报效国家的一颗心就是大事,东海的学生不断的在全国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拿到荣誉,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局意识和立志做大事的目标,抓住每一个育人环节,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奋斗拼搏精神,为行业所用,为社会有用。”党委书记赵佩琪说,“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淳朴的感情,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民办高校的学生也是一块玉,民办高校教师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也成为一块美玉,我们要大力开展5分钟德育微课堂的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读书节、文化艺术节,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不断培养民办高职学生的自我涵养和人文素质。”督导室主任张菊芳老师认识到“工匠精神就是要有做大事的志气,要能克服浮躁沉得下来做细做小,才能铸就工匠之心。” 党政办主任李希萌说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前夕来到大学生中间,再次体现了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培养学生成才,是高校的使命。如同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东海学院创办者的初衷,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能上大学,能成才。作为民办高职,虽然生源基础与部属院校、重点院校难以并提,但是学校依然可以用不同于重点院校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相对而言,教育学生有理想,有信心,是民办高职育人工作的特点和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使命。党政办主任李希萌体会到:结合2016年底民促法的修改,东海学院虽然没有培养法治人才的课程,但学校依法治校,坚持公益性办学,就是要在广大师生当中树立规范意识、守则意识。”人事处高惠珠教授有感而发:“民办高校虽然办学资金多来源于某些企业或个体出资人,但同样要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服务,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因此,我们不能因“民办”而忽视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不能因“民办”而忽视对教育领域法律法规的遵守。我们要运用公办高校目前还不充分的“办学自主性”,创建一流高职院校。护理学院辅导员高文萍老师说:青年强则国强,法治兴则国兴。总书记到政法大学考察更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和立德树人要相结合,我作为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的学生,现在又是学校思政辅导员,非常清晰的意识到总书记对我们的期望。
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 社科部主任黄苏飞副教授深有体会地说,民办高校的教师以青年为主,青年教师就是要立足三尺讲台、立志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青年教师在教课当中,把思政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当成是使命,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的开展。教务处处长何民乐副教授说:青年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习总书记殷切期望:“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我觉得习总书记的教诲成为了老一辈同志对现代青年人的期待。以此为基础,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能真正担负中国的重任。
东海学院艺术学院2015级新疆籍学生阿依仙古丽5月4日参加上海青少年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建团95周年主题团日前,认真的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法大学的讲话,她激动的说:“我曾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平凡女孩,但来到东海学院,我拥有了一个大胆的梦想——让新疆的服装走向国际!我要用自己的努力给我的家乡带来更多新变化。”阿依仙古丽,维吾尔族,预备党员,现在为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服装152的学生。曾荣获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016年国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三等奖。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中,表现优异。她认为,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让家乡变得更美。
东海学院空乘151班韦学妮是航空学院学生会主席她有感而发:“总书记去中国政法了,啥时候能来我们学校啊?我看了昨天的新闻报道很受启发,“立志做大事,而不要做大官”,作为一名学生会的干部,要谦虚学习,在最近学校举办的校园读书节的活动中,我读了习书记的《平易近人》一书,做大事要像总书记说的:“克服浮躁之气,静下心来多读经典,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我希望能拥有一技之长,成为习总书记说的广大青年中的一块美玉。”